《簪花仕女图》唐代画家周昉绘制 高清图下载

.

《簪花仕女图》是唐代画家周昉创作的绢本设色仕女画代表作,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,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。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其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:


一、创作背景与画面内容

  1. 主题与场景
    作品描绘了春夏之交五位簪花贵妇与一名侍女赏花游园的场景,通过戏犬、拈花、赏鹤等动态,展现唐代贵族女性的闲适生活。画面未设背景,仅以辛夷花、湖石、白鹤、拂菻犬(西域进贡的小型犬)点缀,形成虚实相生的空间感。

  2. 服饰与妆容
    仕女身着薄纱罩衫、曳地长裙,肩搭泥金披帛,发髻高耸并簪以牡丹、荷花等鲜花,面贴金箔花钿,体现了唐代“丰腴华贵”的审美特征。画中人物半透明纱衣的层叠晕染技法,成为研究唐代织物工艺的重要参考。


二、艺术特征与技法创新

  1. 工笔重彩的典范
    采用细腻的铁线描勾勒轮廓,以朱砂、石绿等矿物颜料层层渲染,仕女肌肤的柔嫩质感与纱衣的轻盈透明感被极致呈现34。画面色彩浓丽而不失典雅,开创了唐代仕女画的“周家样”风格。

  2. 构图与叙事性
    六位人物通过视线、动作形成呼应,如左侧仕女回眸与右侧白鹤形成动态平衡,中间拈花仕女与执扇侍女构成主仆对比,画面疏密有致,兼具装饰性与故事性。


三、历史价值与流传故事

  1. 唐代仕女画孤本
    作为现存唯一可考的唐代仕女画传世真迹,其填补了唐代人物画的实物空白,为研究唐代服饰、风俗及绘画技法提供了珍贵标本27。画中拂菻犬、高髻簪花等元素,与文献记载的贞元年间社会风尚高度吻合。

  2. 千年流传与修复
    该画原为唐代屏风画,宋代被装裱为手卷2。1972年因绢本开裂严重,经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修复后得以保存27。2025年辽视春晚曾以动态形式重现画中场景,凸显其文化影响力。


四、学术争议与考据

  • 创作年代‌:学界曾对作者是否为周昉存疑,但通过比对孙位《高逸图》等同期作品,结合服饰、器具的唐代特征,主流观点认定其为中唐真迹。
  • 项圈之谜‌:沈从文曾指出画中一仕女佩戴的金项圈可能为后世添绘,但陕西出土的唐代银项圈证实此类饰品确实存在。

《簪花仕女图》不仅是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巅峰之作,更以“现实主义的贵族生活长卷”成为唐代社会文化的缩影。

周昉,字仲朗,又字景玄,京兆(今陕西长安)人。主要活动于唐代宗至唐德宗时期,善画佛神、肖像,尤以仕女成就最高,后人评价周昉“画仕女,为古今冠绝”朱景玄《唐代名画录》列为神品。

《簪花仕女图》即是他最为著名的代表作。

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字画高清图古画高清扫描源文件,国画高清素材资源下载 » 《簪花仕女图》唐代画家周昉绘制 高清图下载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