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 董其昌 石田诗意山水图 绢本 56.7x131cm
董其昌 《石田诗意山水图 》绢本56.7x131cm。《石田诗意图》是一幅充满诗意与画意的山水佳作。
董其昌(1555-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。他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,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等大家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古朴典雅。董其昌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
《石田诗意图》采用边角式构图法,又兼具高远及平远构图特征,描绘了峰峦耸立、树木苍郁的自然景象。画中山壑重峦,古树高拔,苍苍莽莽,小桥溪水,村落人家,展现出一种高逸的境界。
董其昌在《石田诗意图》中追摹古人笔墨,运用巧妙,拙中带秀,清雅而不失沉着。画中山石大量使用披麻皴,皴法用笔精细,使得整个画面气势厚重,稳健而不拘泥。淡墨枯笔,干湿皴擦,整幅画面有墨色苍润之感。
作品布局疏朗,构架精致,边角式构图与高远、平远构图特征相结合,使画面既具有深远的空间感,又不失紧凑和平衡。
董其昌的《石田诗意图》不仅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画,还是一幅充满诗意的作品。画中的山水景象与所题的诗句相得益彰,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、回归自然的意境。
作为董其昌的代表作之一,《石田诗意图》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。它不仅展现了董其昌卓越的艺术才能和独特的艺术风格,还反映了明代后期文人画的发展水平和审美追求。
董其昌的《石田诗意图》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的笔墨技法、构图布局以及诗画合璧的创作理念都被后世画家所学习和借鉴,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在鉴赏《石田诗意图》时,可以关注其笔墨运用、构图布局以及诗画合璧的特点。同时,还可以结合董其昌的生平和艺术成就,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。
由于《石田诗意图》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,它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。对于书画爱好者和收藏家来说,这幅作品无疑是一件难得的珍品。
综上所述,董其昌的《石田诗意图》是一幅充满诗意与画意的山水佳作,它不仅展现了董其昌卓越的艺术才能和独特的艺术风格,还反映了明代后期文人画的发展水平和审美追求。这幅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,对于书画爱好者和收藏家来说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。
高清图下载地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