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 褚遂良 倪宽赞25.6×576台北故宫书法高清图下载
关于褚遂良《倪宽赞》的详细解析如下(标注尺寸:25.6×576cm,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):
一、作品概况
-
基本信息
- 作者:传为唐代褚遂良书(或为宋代摹本)。
- 形制:纸本楷书长卷,纵25.6厘米,横576厘米,全文50行,共340字。
- 藏地: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,钤有“绍兴”“项子京家珍藏”等鉴藏印。
-
文本内容
- 书写《汉书·倪宽传》赞语,赞颂西汉儒臣倪宽“以儒术润色吏治”的治国理念。
- 借古喻今,隐含褚遂良对唐代政治“文治教化”的推崇。
二、艺术特征
-
笔法与结体
- 用笔:方圆并用,以方笔为主,起收笔干净利落,提按分明,横画“切锋入纸”强化骨力。
- 结构:中宫收紧,纵向取势,字形修长挺拔,隶意尚存(如捺画波磔舒展)。
- 章法:行距疏朗,字距紧密,通篇气韵贯通,兼具庄严与灵动。
-
风格争议
- 唐代真迹说:部分学者认为其与褚遂良晚年书风(如《雁塔圣教序》)高度契合,笔力遒劲中含秀逸。
- 宋代摹本说:因用纸、墨色与唐制差异,且部分字结体过于工稳,被疑为宋人摹褚佳作。
三、版本流传与鉴定
-
递藏脉络
- 南宋入内府,钤宋高宗“绍兴”印;明代经项元汴、文徵明收藏;清代入乾隆内府。
- 清末由溥仪携出故宫,辗转流入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-
鉴定要点
- 支持真迹论:与《孟法师碑》笔意相通,捺画“燕尾”特征明显1。
- 质疑摹本论:部分转折处略显僵直,且避宋讳(如“弘”字缺笔),或为宋人仿写。
四、历史评价与影响
- 明代董其昌评:“褚河南书如瑶台婵娟,不胜罗绮,而《倪宽赞》尤见风骨。”
- 清代梁巘称其“寓刚健于婀娜,乃褚法之变体”。
- 对宋代蔡襄、元代赵孟頫等书家影响深远,被视为楷书“由唐入晋”的桥梁。
注:关于尺寸标注,部分学者认为25.6×576cm或为装裱后全长,原帖单字高度约1.5-2厘米,属典型小楷长卷形制。
高清图下载地址: